从2021年10月28日起,光明日报推出《中国好手艺》专栏,走近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者、优秀民间文化和民间绝活的继承和发扬者、传统手工匠人和艺人,为您讲述他们多年来研习各类绝技的经历和感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个时代都需要独特的艺术表达,来反映其新面貌、新精神。“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如何创新则是摆在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新时代的中国,文物事业活力迸发、前景广阔。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强大的生命力,激发中华儿女极大的文化自信,照亮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蝉鸣声声中,我们迎来盛夏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从字面上,便可以感知它的模样:“暑”,天热如煮,“大”,炎热至极。正值三伏天,“湿热交蒸”模式几乎席卷全国,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桑拿天跟随大暑一起到来了。
大运河博物馆等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计划年内开园;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饭店举办,力争打造成为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