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 Home
  • 把文物“装进”元宇宙 数字藏品打造文创新业态

把文物“装进”元宇宙 数字藏品打造文创新业态

近日,国内外十家博物馆、图书馆在天猫推出20款数字藏品,总量达2.5万件;同一天,广东多家博物馆陆续在不同平台上线21款数字藏品,合计发行量超6万份。“数字藏品”正在成为博物馆和年轻人的“新宠”。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承办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推选结果正式公布。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

对于非遗,人们曾一度担心它们脱不下“古老、稀缺”的标签,与现代生活失去联结,尤其是脱离青年一代的视野。但现在,大家惊喜地发现,非遗这门“老手艺”,遇上了一群“新匠人”,碰撞出迷人的火花。

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

在我看来,这种文化的整体性,体现在时间制度上,就是二十四节气;体现在人类生命力的保持上,就是顺应二十四节气。正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中”。为此,我写了多篇散文,收在散文集《中国之中》中。

中国动画形象的年代记忆与创新发展调研

伴随着数字技术驱动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动画在全球文化市场竞争中亟待树立新形象,展示新力量。

数字化“扩容”公共文化服务

《意见》对我国“十四五”时期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并部署了重点任务。《意见》共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包括关联形成中文文化数据库、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

走进历史现场 见证“博物馆的力量”

何为“博物馆的力量”?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给出了答案,博物馆能把人带回到历史现场,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那种文明的传承、鉴古知今的智慧就是“博物馆的力量”。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数字藏品受追捧,是“风口”还是“虚火”

只需十几元或几十元,就能拥有一个标注唯一序号的数字藏品。价格相对便宜,概念形式新颖,满足年轻人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数字藏品开始从小众圈层走入大众视野。数字藏品被热捧的背后,这个新兴业态有哪些创新价值值得关注,又隐藏着哪些风险隐患,如何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监管?光明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博物馆文创——古老文物变“生活密友”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诉求的增加,博物馆以越来越丰富、立体的展示和呈现形式走进大众生活。其中,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成为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