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文物“活起来”,也要“火起来”

Sep 7, 2022 ,

来源:阜阳新闻

原标题:文物“活起来”,也要“火起来”

作者: 周姗姗/文  徐丹丹 /摄

市博物馆试水文创,上百件产品亮相“博博会”

如何“出圈”?记者进行了走访

  从博物馆走出来的文物,摇身变为独具个性的雪糕、书签、马克杯……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频频“出圈”,新模式、新玩法层出不穷,屡屡掀起消费热潮。

  今年,在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上,阜阳市博物馆带来的上百件文创产品引关注。对文创市场来说,我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才能成功“出圈”?记者进行了走访。

  文创产品

  龙虎尊化身“呆呆龙”,走上“博博会”

  9月1日,“博博会”在郑州开幕。“博博会”是我国文博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是全球三大博物馆行业展会之一,同时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博物馆专业展会。

  此次,阜阳市博物馆首次参展,展示了摆件、礼品杯等10余个品类100余件文创产品,受到关注。其中就有今年该馆推出的首款文创产品“呆呆龙”。

  记者看到,这款身高不到10厘米的“呆呆龙”,创作灵感源于阜阳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龙虎尊,头部艺术加宽,配上胖乎乎的身子,看上去憨态可掬。

  “我们为‘呆呆龙’创作了西游记主题、运动主题、英雄人物主题等。”市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高影介绍。

  近年来,市博物馆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发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今年3月,该馆的首批10件文创产品问世。其中,仅“呆呆龙”系列就有摆件、礼品杯、马克杯、毛绒玩具、钥匙扣等5个品类。

  这些文创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旅创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云栖源记文创品牌设计团队,承担了市博物馆首批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任务,“呆呆龙”就出自这个团队。

  高影介绍,博物馆会选择独具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的文物,提供给设计制作公司。“首批入选的几个文物造型,其所具备的文物、历史、美学价值都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首先要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确保将文化、创意、产品三者融合,然后从造型、功能、色彩、结构、材料等方面做细节。”云栖源记文创品牌设计团队一名主创人员介绍,比如,“呆呆龙”基本是按照文物的龙头造型按比例设计,稍进行艺术加工。颜色方面,既有灰色、灰绿色、卡其色、暗红色等古朴的颜色,也有浅蓝色、紫色等马卡龙色系。同时加入现代元素,让“呆呆龙”穿上背带裤的衣服等。“有了这些,这只‘小龙’一下子就‘活’起来了。”

  产品运营

  线上推广、销售,并将融入更多地方元素

  高影介绍,市博物馆馆藏几十万件文物,目前文创产品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首批开发的都是馆藏造型极其独特的文物。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龙虎尊,还有参考国家一级文物王莽镜上的图案做丝巾、杯垫等,以国家一级文物汉代玉舞人为原型做的不倒翁等。”

  “接下来,博物馆会继续从实用角度,做出更多文创产品,如文具盒、拼图、尺子、扇子等,同时还会推出更高档的金、玉制品的首饰。”高影说,还会让更多的地方元素融入进来,比如,在枕头馍上放置半卧的“呆呆龙”、“呆呆龙”手捧奎星楼……

  高影表示,在文创产品运营方面,博物馆和文创涉及公司联合开发了小程序,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知乎、小红书、百度等平台图文推广,扩大文创产品和博物馆的知名度。

  “除了线上销售,待市博物馆开放后,一楼也将设立文创产品专柜,让市民参观时选择喜欢的文创商品。此外,也会考虑同本地商超合作,设立盲盒自动售卖机等。”高影说,博物馆将长期开展各类文化体验活动,让文物、科教与文创产品相辅相成,让更多市民对历史、文物感兴趣。

  纷纷尝鲜

  本地博物馆关注文创产品

  记者从市文物管理中心革命文物和博物馆部了解到,目前我市在文物系统备案的博物馆有11个。其中,国有博物馆8个,分别是阜阳市博物馆、阜阳四九起义纪念馆、太和县博物馆、界首市博物馆、临泉县博物馆、颍上县管仲博物馆、颍东区皖北民俗博物馆,筹备建设中的阜南县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3个,分别是阜阳文德堂艺术博物馆、临泉毛笔博物馆、临泉姜尚民俗博物馆。

  走访中,一些博物馆方表示,正在积极筹划或已经初步设计制作了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我们提取馆藏的汉代门神石雕‘天禄’作为造型元素,设计制作了手提袋、明信片。”临泉县博物馆馆长邢伟介绍,该馆于2020年11月开馆,为了提高知名度,近期特意制作了一些文创产品,在平日宣传活动中展示和发放给市民。

  此外,太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张强表示,该馆已计划以国家一级文物“新郪虎符”的图案为原型做成文创产品。据了解,新郪虎符是战国时期皇帝为当地驻扎军队颁发的行军指令牌,为近年来太和当地发掘的重要文物。其他博物馆目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

  出圈”之路

  急需打通创意设计、生产、销售环节

阜阳市博物馆部分文创产品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种类超过12.4万种,实际收入超11亿元。

  而在市文物管理中心革命文物和博物馆部主任汪喜松看来,目前我市博物馆文创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博物馆文创产品’这个名字是近年来才使用的,更早的名字叫‘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初衷就是纪念观众参观博物馆的行为,用一句口号来表述就是——把博物馆带回家。”

  “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场所,推出文创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优势。”汪喜松说,目前我市部分博物馆已结合馆藏文物推出或是计划推出文创产品。下一步,我市各大博物馆将按照《博物馆条例》和有关文件要求,加大创新力度,提炼文物价值,打造优秀文化衍生品,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究竟我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如何“出圈”?界首市博物馆馆长赵冰认为,文物类文创产品是提取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用品相嫁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能相互融合。“我省尚未出台完善的合作、生产、销售机制,从创意设计到生产销售的环节尚未完全打通,这是影响文创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急需打通。”

  而在阜师大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副教授、市设计协会理事李长福看来,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大都分两类:一种是展馆内即时消费型的创意产品。如以文物为造型的雪糕等;一种是能带走的,如印有博物馆藏品视觉符号的台历、丝巾、手机壳等。无论是哪一类型,文创产品要“出圈”,首先要做到有“用”,有“用”才能够被传播。因此,不仅是纪念品,还要做文具类、办公类、生活家居类、饰品类、3c电子数码类、箱包家纺类等实用产品。“此外,还可以和品牌合作,比如与矿泉水产品合作,打造属于自己场馆的品牌产品,提高知名度,达到1+1大于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