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展览展示,让文物“活”起来

Jul 19, 202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专家学思】

  作者:魏学峰(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考古工作和博物馆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7月8日,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进一步指出了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责任。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文博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我国拥有5800余家各类博物馆,也拥有世界上参观博物馆最大的群体。当今,文化旅游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打卡博物馆也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潮流。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作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承担着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使命。博物馆是十分典型的致力于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机构,观众是博物馆的生存根基和发展基石。“活起来”的核心是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观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博物馆在展览主题设计和展陈形式上,都应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观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展览的同时还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讲座和论坛,从多维度提升展览的传播效能,做到博物馆从无墙到无界的跨越。

  引进和推出中外展览是文明互鉴的重要方式。除实体的展览外,也可以引进或推出数字展览。这样既可扩大交流方式,也可以拓展国际视野。

  重塑公共性,探索博物馆教育共同体,提炼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建立灵活性、适应性和流动性的公共教育平台,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融入通识教育,把课堂移入博物馆,真正做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传播功能的延展也可以广泛地和社区生活美学空间融合在一起,以流动博物馆、社区宣传栏和志愿讲解员等多种形式,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就目前的调查数据来看,年轻人更钟爱有创意、有技术含量的展览方式。国际博物馆协会认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三个视角,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建立博物馆网络服务,通过全息呈现、数字孪生、超高清、多传感器融合、AR、VR等新体验技术,连接虚拟与现实,这可以提升博物馆展出的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成为扩大声量、吸引年轻人的全新方式。大英博物馆启动的“收藏在线”是规模最大的在线数据库之一,所展藏品超过400万件。中国的博物馆大都完成了可移动文物的数据釆集,为线上博物馆、云博物馆提供了基础,从而可以打破地域、时间限制,让人们随时“走进”博物馆。

《只此青绿》剧照(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文化的创意赋予博物馆新的生命力。要使展览“火”起来,还需要围绕展览做一些助推的活动。舞剧《只此青绿》,让国人尽知《千里江山图》。三星堆考古直播,让人们期盼三星堆新的展陈。博物馆学与传播学的结合,是博物馆未来研究的重要方面。

  总之,作为博物馆工作者,我们要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9日 07版)